从疫情发生之日起,我国就采取了积极的抗疫政策,其核心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关键词是“主动”:即主动抗疫,而不是被动应付。包括主动预防,打疫苗,戴口罩,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主动发现病例,而不是坐等病例找医生,隔离密接人群并进行相关检测,以及近期北京市连续核酸检测,就是要主动发现病例;主动治疗,包括建立方舱医院、省市间援助、新冠和基础性疾病同时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等。
还包括全国一盘棋思想。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类似农田里打农药,我家地里打,你家地里不打,害虫还会从你家地里跑到我家地里来,必须一起统一打,这就是“统防统治”。如果个别地方动态清零不坚决果断,病毒就可能在当地迅速扩散,进而外溢出现跨区域传播,成为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
全国一盘棋,既包括地域之间的一盘棋,也包括城乡之间的一盘棋。就三农领域来讲,目前疫情防控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农村的防疫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如何在防疫的同时保障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问题。
从面上讲,农村是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比较匮乏的地方,同时也是社会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地方,是疫情防控的短板。因此,要发挥好我国3.58万个乡镇卫生院、60.8万个村卫生室、100多万名乡村医生的农村基层“哨点”作用,以及农村防疫主力军的作用。这是农村疫情防控的专业力量。
还要进一步动员发挥好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以及广大农村党员的力量,落细落实防控措施,强化群防群控。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及时动态掌握人员流入流出情况,加强对农村重点场所防控管理,避免人员聚集。这是农村疫情防控的社会力量。
对于农民来说,则需掌握防疫知识,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及时接种疫苗,加强自我防护。尽量减少外出、串门、聚餐、扎堆,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同时,还要配合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这是农村疫情防控的群众力量。
农业生产方面,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特别是粮食生产,既关系着国计民生,又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生存。因此,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是一道有难度却又必须要做好的必答题。
今年3月,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发生疫情,导致部分当地的农民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春耕生产。4月,吉林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对返乡条件、申请程序、人员转运和返乡后的管控都做了详细规定,滞留农民很快踏上返乡之路。
2020年春季,因为疫情防控导致部分蜂农无法转场放蜂。蜂农放蜂不只关系着蜂蜜等蜂产品的产量,更关系着授粉农作物的产量。当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打通堵点促进养蜂业全面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地不得拦截蜜蜂转场及其产品运输车辆,确保养蜂生产物资、机具及产品运输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对个别县乡封村断路、一概劝返等做法,要坚决予以纠正。自此,蜂农转场开始走上了安全、有序之路。
实事求是讲,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要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需要社会各环节的配合和支持,所付出的努力也会更多。这其中所蕴含着的“专”字精神也成了我国抗疫的重要经验:即专门人群,比如转场蜂农、回乡春耕农民;专门工作,放蜂或者播种;专门运送,从开始点到终点“点对点”。概括起来讲就是,吃饭事大,专事专办。过去两年,在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丰收,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增加,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古语讲,自助者,天助之。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病毒,对它的认知是一个不断了解和加深的过程。所以,对于希望能尽快研制出一种特效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目前尚做不到;希望打一次疫苗就终生免疫,目前也做不到;分析预测它到底还会持续多久,更是做不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以全社会之力、以每个人之力去抵抗它,争取让感染的人再少一些,争取让疫情对社会运行的影响程度再轻一些,争取让疫情对经济包括农业的影响再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