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委农工办:
2018年以来,我市各地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场交易工作,农村产权交易日益活跃,规模不断拓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为进一步激励各地培育和发展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交易行为,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高效运行,现将2018年上半年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农村产权交易数量明显提升,通过省平台发布交易信息1625条,成交项目2019宗,成交总金额6.25亿元。其中武进区成交金额位居全省第二。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交易规模逐渐增大,但区域不平衡性明显。上半年,全市通过省平台发布的交易信息、成交项目和成交金额同比分别增加615.4%、212.5%、81.7%,交易规模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除传统的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养殖水面、集体资产、四荒地发包出租等品种外,部分地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农村小型工程也相继进场交易,进场交易的品种更加丰富。但从成交金额看,武进区占全市75.5%、溧阳市10.8%、金坛区6.1%、新北区6.6%,成交活跃的前十位乡镇,武进区占了九席。
二是市场体系实现全覆盖,但仍存在场外交易现象。目前,我市已建成以“三级平台、两级交易”为模式的农村产权市场体系,全市共有46个镇(涉农街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站,实现了市场体系全覆盖。同时,按照市基层(村居)“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的要求,天宁区和钟楼区没有承担省平台任务的城区涉农街道,都建立健全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站,积极开展线上交易。但各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还没有全部进场交易,场外交易现象普遍存在。
三是线上交易全面启动,但离全市覆盖要求还有差距。今年3月份,我市市级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在完成“先行先试”初期目标的基础上,市及各辖市(区)加强业务培训,全面启动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工作。上半年全市累计挂牌线上交易项目44个,挂牌总价400.5万元,成交项目37个,成交金额272.2万元,平均溢价率4.3%。但目前,全市仅有7个镇(街道)有成交项目,要完成年度全市覆盖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已经承担省平台任务的镇(街道),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动力度。
二、下阶段要求
下半年,根据全市基层(村居)“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的要求,针对全市各地上半年产权交易情况,同时为更好地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确保完成年内线上交易全市覆盖的目标任务,下阶段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应进必进”上严要求。根据《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全部进场交易工作的通知》(常委农〔2017〕38号)要求,明确2018年6月30日为时间原点,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所有权及经营权、集体“四荒地”使用权、集体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等四类交易品种必须进场公开交易,严禁以任何借口、任何名义规避进场交易或违反规定进行场外交易,将责任和压力逐级下移,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政治敏锐性。
二是在促存量挖增量上求转变。结合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与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加大对经济合同的清理,及时组织各类资产资源交易(再交易)。在巩固好上述交易存量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各地挖掘更多的交易品种,基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平台组织开展交易的农村小型工程、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农业设施采购等,虽不是农村产权市场组织交易,但原则上可以利用好该类项目的成交数据,按程序同步录入省平台,增加全市的成交规模。
三是在规范与创新上抓落实。规范化建设上,对照即将出台的省(国家)标准,进一步抓好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大力巩固镇级交易站的主阵地地位,确保“五有五统一”落实到位;队伍建设上,配强基层交易力量,落实专人做事;线上交易推进上,按照稳步有序原则,抓紧试点扩面, 2018年底实现线上交易全市覆盖。
附表:1.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统计表(按地区)
2.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统计表(按交易品种)
3.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统计表(按乡镇)
4.常州市农村产权线上交易情况统计(按地区)
中共常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8年7月13日
附表1
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统计表(按地区)
统计时间:2018-01-01~2018-06-30
附表2
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统计表(按交易品种)
附表3
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统计表(按乡镇)
统计时间:2018-01-01~2018-06-30
附表4
常州市农村产权线上交易情况统计(按地区)
统计时间:2018-01-01~2018-06-30
|